跨境知识产权运营综合服务平台

公测版

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商
注册-管理-维权-交易

沾化冬枣


沾化冬枣.jpg

沾化冬枣,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属于鲁西北冲击平原,位于渤海湾南岸,地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个国家战略区域和济南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两区两圈”的叠加地带,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在外力作用下,形成6种微型地貌:缓岗、浅平洼地、微斜平地、河滩高地、海滩地、滩涂。植被分为滨海平原栽培植被和滨海平原草甸植被。滨海平原栽培植被包括境内大部区域,是粮棉作物主产区,木本植物主要有沾化冬枣树、金丝小枣树、苹果树等经济林木和杨树、榆树、刺槐、柳树等用材林木。滨海平原草甸植被分布在沿海地带,以草甸为主,兼有栽培植被。化冬枣栽植历史悠久,民间有先有冬枣树,后有沾化县之说,百姓自古就有房前屋后三棵枣树的习惯。不过,从庭院走入大田,还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沾化面临渤海湾,又是黄河冲积平原,土壤偏碱性,气候也很独特。有意思的是,这片土地上种别的都不适合,连最好活的白蜡树也长不好,可偏偏适宜种枣。而且只有沾化能种这个树结这种果,别的地方要么光长树不结果,要么结出果子也不好吃。20世纪80年代,一位领导偶然发现这种现象后,就提倡大面积栽植冬枣,起初老百姓不理解,等个别人大胆尝试见到效益后,农民们开始蜂拥而上,以致到最后沾化县要控制种植规模。

经过近30年发展,沾化枣农的种植技术与管理模式已经成熟,但是沾化区一直没有停止探索科学高效种植的脚步。例如,研究推广的三增三减模式,引导枣农从产量效益向质量效益转变。通过减密度、增光照,减产量、增质量,减化肥、增有机肥,逐步实现由"高产量""高质量"转变、"早密高""乔稀优"转变、由短期增量向长期改质转变。

2014年,沾化区在多年积累的沾化冬枣生产管理技术和经验的基础上,深入推进沾化冬枣产业标准化建设工程,在原来制定的《无公害农产品-冬枣生产技术规程》基础上,制定了"国家标准"《地理标志产品-沾化冬枣》和《绿色食品-冬枣生产技术规程》,并配套出台了《关于沾化冬枣生产技术标准和产品质量标准的意见》、《关于沾化冬枣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标准的意见》等,共制定了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11项,完善了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主,"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相配套的沾化冬枣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标准体系。

 沾化冬枣果形呈扁圆形或圆形,果面光洁,成熟后分别呈现出点红、片红、全红,着色面颜色为赭红色。成熟的沾化冬枣皮薄肉脆、核小,口感甘甜清香,甜酸适口,食之无渣。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50万亩左右。20020806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沾化冬枣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2020720日,欧盟理事会将沾化冬枣列入第二批175个中国地理标志名单。

沾化冬枣成熟期晚,10月中下旬成熟,状如苹果,有“小苹果”之称。平均单果重20克左右;色泽光亮赭红,味质极佳,皮薄肉脆,细嫩多汁,甘甜清香,营养丰富,可食率达93.8%。沾化冬枣虽然有较强的适应性,但尤喜土质较肥沃、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壤土或沙壤土,在这类土壤上生长的沾化冬枣树冠高大,根系深而宽广,产量高,品质好。沾化冬枣和其他枣树一样,属于温带落叶果树,其生长发育要求较高的温度,所以萌芽晚,落叶较早。冬枣主要是吃的新鲜,本身质脆皮薄,极易摔碎,轻放冷冻保存可以延长其新鲜度一段时间。经北京营养源研究所分析化验,沾化冬枣含人体所需的19种氨基酸和A、B、C、P等多种维生素,含可溶性固形物34%—38%,维生素C352毫克/100克。与其它果品相比,是苹果的70倍,梨的140倍,营养价值为“百果之冠”,被誉为“百果王”、“活维生素丸”。美国俄勒岗大学园艺农学院生命科研所主任鲍依尔、教授福基高米品尝后,称其为“世界第一果品”。

经科学分析冬枣含有天门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等19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总含量为0.985毫克/100克,含蛋白质1.65%,膳食纤维2.3%,总糖17.3%,总黄酮0.26%,烟酸0.87毫克/100克,胡萝卜素1.1毫克/千克,维生素B10.1毫克/千克,维生素B22.2毫克/千克,维生素C的含量达1079.1毫克/千克,有活维生素丸之称。另外还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E,钾、钠、铁、铜等微量元素,有营养价值为百果之王的美誉。 

正宗沾化冬枣的辨识方法:第一,从上市时间上区别,正宗的沾化冬枣9月底10月初才陆续成熟上市;第二,从枣果外观上区别,正宗、成熟的沾化冬枣果形周正、呈圆形或扁圆形,状如小苹果,单果平均重14.6克,果面光亮,颜色鲜艳浓重、半红或全红果呈赭红色;第三,从口感上区别,正宗、成熟的沾化冬枣,口感皮薄肉脆核小、果肉细嫩多汁,食之无渣,甘甜清香、酸甜适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