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刺参
刺参,海参纲,刺参科。体长20—40厘米。体柔软,呈圆筒形,色黑褐、黄褐或灰白。背面隆起,有4—6个大小不等排列不规则的圆锥形肉刺。腹面平坦,有3行管足密布。口位于前端,有20条总状围口触手。体壁内骨骼退化成微小骨片。喜生活于海底岩石下,或藻类丛间,作迟缓运动。有夏眠习性。2018年,“乳山刺参”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乳山沿海属于黄海北部冷温水域,潮流通畅,水交换条件良好,水质洁净,主要理化指标达到国家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海水的温度盐度适中,表层年均水温13.6度,年均盐度29.3‰。沿海波流静稳,潮流畅通,风浪较小,潮间带生物资源丰富,藻类品种繁多,境内的两大入海河流——乳山河和黄垒河,为海区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盐和有机物,非常利于海参摄食的底栖藻类等基础饵料生物的繁殖和生长,为刺参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天然条件,是刺参生长的理想之地。
乳山刺参个体肥大,突棘粗大,肉质肥厚,鲜嫩可口,营养价值丰富,含有人体必需的18种氨基酸及丰富的牛磺酸、胶原蛋白、粘多糖、硫酸软骨素、皂苷、多肽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活性成分。乳山刺参身体呈圆柱形,鲜参体长20—30cm,最长可达40cm,鲜参蛋白质含量17%—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