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知识产权运营综合服务平台

公测版

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商
注册-管理-维权-交易

跑出新旧动能转换的“加速度”

来源: 锦观新闻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座城市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我国是制造大国,要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向制造强国转变”“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不断增强发展动能”“充分释放香港社会蕴藏的巨大创造力和发展活力”……

一个月之内,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四川宜宾、湖北武汉,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二十五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念兹在兹的是“以创新引领发展”的重要指示。如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如何在转型升级过程中,进一步释放创新驱动力,这都是城市发展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创新是一个决定性因素。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发展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倒逼着产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坚定不移走好自主创新之路,才能抢抓发展先机,从根本上解决“卡脖子”难题。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创新是城市赢得优势、制胜未来的关键增量,我们要始终保持专注发展的战略定力,大力转变发展方式,坚定不移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在新旧动能转换中跑出“加速度”。

加速“新”“旧”转换,要有对产业布局的认识与把握。在2021年(第28批)新认定及全部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名单中,包括成都倍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内的4家企业成功获批,截至目前,成都拥有57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今年一季度,成都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701家,总数达到7821家、增长27.8%,科创板新增上市企业5家,总数达到13家,居中西部城市第1、全国第6……新旧动能转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能否加快构建竞争优势突出的现代产业体系,关乎城市能否在发展浪潮中找到自己的全新定位。

要坚持向创新要动力、向改革要活力。新动能不会凭空而来,其背后是全面深化改革在释放红利。深化重点产业建圈强链,在产业建圈强链招商引资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仪式(第二季)上,落地成都的25个重大项目中,先进制造业项目达21个;运用“揭榜挂帅”机制,真正实现“能者上”,近日成都推出六大具体措施,以科技创新助力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以最高1000万元支持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改革是新旧动能平稳接力的关键,要以久久为功的韧劲和与时俱进的智慧,确保创新能力的“成长空间”,将新动能培育得更加茁壮。

“大凡新命之诞生,新运之创造,必经一番苦痛为之代价。”高质量发展要靠创新,进一步发展离不开自主创新。让我们提高站位,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久久为功、善作善成,真正把培育创新意识、布局创新举措、营造创新氛围置于城市发展的重要位置,凭着一股不停不休、永不懈怠的劲头,成都发展的动力必将更加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