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知识产权运营综合服务平台

公测版

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商
注册-管理-维权-交易

中国式现代化 筑典范看青岛|李沧区:实干争先,打造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区元

来源:腾讯网

奋楫正当时,风正好扬帆。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站在新起点,山东以新旧动能转换为总抓手,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李沧区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奋力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转换为打造全市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区的生动实践。

打造全市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而纵深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则将进一步推动实体经济振兴。

此前,区委书记张友玉表示,李沧区将加快布局建设新旧动能转换产业示范片区等一批新兴产业园区,进一步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作示范。

新旧动能转换,产业是基础。为此,李沧区聚焦全市24条重点产业链,大力培育“3+2+4”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双向融合,持续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激发经济转型新动能。

目前,李沧区注册落地过亿元项目112个,同比增长367%,储备总投资1027亿元的在谈项目115个。

项目落地的背后意味着将释放更多更强新动能,17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3.3亿元,投资完成率达137.1%,列全市第2位。青岛国际特别创新区获评省级示范数字经济园区,营收突破150亿元。海卓科技入选国家科技部“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泰德股份成功登陆北交所,成为北交所开市后全市首家过会上市企业。

同时,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低效片区改造也是亘古不变的话题。

目前,李沧区集聚发展新动能低效片区的改造工作,也有了实质性进展。

基础设施方面,李沧已推进青钢片区商住地块、大云谷地块、唐河路—安顺路打通工程、青钢片区配套道路等13个项目开工建设,计划总投资额达149.5亿元。

在11月2日的青岛市属国有企业、金融机构对接李沧区恳谈会上,青岛财通集团表示,财通集团正积极推进胶州湾科创新区综合开发工作,其中占地约2400亩的碱厂片区综合开发项目已先行启动。

而作为低效片区改造的典型案例——位于青岛北客站交通商务核心区的青岛创新创业活力区是青岛TOD“一号工程”,项目的意义不只是对交通枢纽进行修缮和维护,更要汇聚多元生态,建设突出城市形象的青岛会客厅。从交通枢纽向具备综合性的未来之城“进化”,承担更多城市功能,是低效片区(园区)开发建设的重要意义所在,也是城市更新整体行动中浓墨重彩的关键一笔。

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助力打造交通商务增长极及胶东半岛企业总部基地,进而为李沧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再造实体经济新活力

低效能片区重新焕发活力的同时,李沧区也要仔细斟酌如何发展新的产业,以壮大自身实体经济规模。

基于此,李沧区提出强化招商队伍专业化建设,瞄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优秀上市企业和龙头企业,每年引进过百亿元项目2个以上、过30亿元项目5个以上,过亿元项目70个以上。同时要激发“以商招商”的积极性,出台政策鼓励区域内企业招引上下游企业,形成产业链条。

在主城区中,李沧区的空间资源载体最为丰富,据统计,旧城旧村改造中,李沧区还未改造的、正在改造的区域共计26.4平方公里,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载体。空间及区域的升级改造必将吸引更多的项目签约落地,推动李沧区产业业态更新的同时,也将进一步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除了招商引资,瞄准科技创新持续发力突破也是李沧区的目标。未来五年,李沧区将在科技成果转化上下功夫,培育和壮大四大新兴产业。

其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方面,将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核心领域,培育一批具有产业链控制力的生态主导型企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加快培育中子能,塑成氢能发展新优势;生物医药产业全面培育上市许可持有人等产业链条,推动医药与康养融合发展;在智能制造领域,李沧区将重点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加快构建现代都市工业体系。

增进民生福祉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无论经济发展取得怎样的成就与突破,最终还是要惠及人民。

对此,李沧区表示,将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在民生保障上走在前、作示范,创造更多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共同富裕成果。

首先,就业是最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必须抓紧抓实抓好。李沧区将把实现高质量就业作为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促进和扩大就业,新增城镇就业2.2万人,政策性扶持创业2800人,创设城镇公益性岗位2725个。

再者,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李沧区是被推荐代表全市参评全国首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的唯一区市。2022年完成君峰路中学、青岛实验初中李沧分校等10所中小学、幼儿园新建和改扩建,新增学位近10500个。

与此同时,李沧区也将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加大助老、助残、助困等工作力度,织密扎牢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全区60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共开展1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组建171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把“家人式”的健康服务送到每一位居民“家门口”。

如今,位于主城区、环境优美、生活便利、基础设施逐渐完善的李沧,已成为市民和外地来青人士的首选居住地之一。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至2020年十年间,李沧区人口绝对量增长22.5万人、增幅43.89%,是青岛市人口增速最快的区市之一。

然而,新增的人口,相当一部分只是“住在李沧”。想要将“流量”变“留量”,李沧还是要下足功夫。

对于扛起打造全市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区历史重任的李沧区而言,需要以实干擦亮“开放、包容、公平、幸福”新名片,从而让期待真正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