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知识产权运营综合服务平台

公测版

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商
注册-管理-维权-交易

以创新之“能”成转型之“势”

绍兴:“科技+产业”驱动新质生产力

来源:绍兴日报

日前,在第七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上,由绍兴企业牵头成立的长三角集成电路大硅片抛光技术创新联合体亮相,跻身第二批12个长三角创新联合体名单。

以创新之“能”成转型之“势”,做深做实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文章。绍兴市委九届八次全会提出,统筹“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和“4151”先进制造业强市计划,加快破除传统路径依赖、破解“新的成长烦恼”,让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双轮驱动,点亮新质生产力的星辰大海。

企业是创新发展的主体。2025年以来,绍兴市加快培育创新型企业,推动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鼓励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研发活动。数据显示,目前,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设置率达50.46%,研发活动覆盖率达82.5%。

在“科技+产业”的双向赋能下,更多创新因子加速生长。2025年以来,绍兴市聚焦共建研究院、重点实验室等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充分集聚各类创新资源,构筑起“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同时,出台共建研究院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鼓励研究院在人才引育、助企项目攻关、成果转化等方面发力。截至目前,全市共建研究院已主持或参与国家级项目53项、省级项目94项。

绍兴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全会的相关部署,下半年计划实施科创平台“伙伴计划”,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究院和企业开展人才共享、项目共研、成果共育;继续深化“四题一评”协同攻关机制,探索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高层次人才为核心、以科创平台为支撑的“两新”融合发展路径。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2025年以来,绍兴市深入实施“4151”先进制造业强市计划,持续提质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谋篇布局未来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四梁八柱”。特别是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等新兴产业茁壮成长,持续拉动工业经济向新向好发展。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增速位居全省第2,工业经济的“压舱石”作用持续凸显。2025年5月,绍兴市还被授予“浙江制造天工鼎”金鼎。

“攻坚奋战三季度,全力跑好下半场。”绍兴市经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去,将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进先进制造业强市计划再深化,启动新一轮“浙江制造天工鼎”夺鼎行动,强力推进工业稳增长,确保年度目标顺利完成;强力推进集群培育,争创环杭州湾现代纺织服装世界级产业集群;强力推进以人工智能为牵引的生产方式转型,力争优质企业梯队培育继续走在前列。

科技创新是驱动产业升级的引擎,产业创新则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沃土。绍兴市各地各部门正深入贯彻市委全会精神,通过政策加码、服务加力,助推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深度融合,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持久的“源动力”。